慎重选择“网红律师”!警惕法律咨询服务圈套!
案例一:今年5月,张潇雨到门诊就医时被拔错一颗牙,她和医院就赔偿金额一直无法达成共识。她咨询了当地卫生局,工作人员建议她去法院起诉。
偶然的一个机会,张潇雨刷短视频看到一条法律咨询公司的广告。这家公司的账号有200多万粉丝。记得视频里介绍的公司有专业的律师,于是她私信对方,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。
很快,法律咨询公司自称“律师”的人联系上张潇雨,把她拉进一个五人微信群,每个工作人员的微信名后缀都是“法务主任”。听了她讲述的纠纷,一名自称“法务主任”的工作人员跟她说,“你一定要打官司,必须要维护你的权益。”
慎重起见,5月10日张潇雨开车一个多小时到了这家咨询公司。办公区域内,她没有看到律师事务所的名称,但发现他们有很多的奖牌,墙上挂着十多面锦旗,摆放着跟官方媒体合作的各种奖杯。
接着,她被带到一间独立的办公室,一名“法务主任”拿出一份合同。签合同时,她问,群里面哪一个是律师?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性回答说,我们整个法务团队都是为你服务的。签完合同,张潇雨便转给法律咨询公司7000元,之后的沟通都是线上进行。
张潇雨联系的这家咨询公司叫“广律在线法律事务所”,而她误以为“法律事务所”便是“律师事务所”。工商信息显示,这家“广律在线(东莞)咨询服务有限公司”成立于2024年,经营范围包括法律咨询(以上不得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业务;不得以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和辩护业务)、企业管理咨询等内容。
张潇雨回忆,签订合同后,“法务”只帮她做了两件事,写起诉状和网上立案。第一次办立案时,材料还被退了回来,因为证据材料没有标注页码。
张潇雨和法律咨询公司签合同不到半个月,医院门诊主动提出和解,愿意赔偿她3万块,她同意了。达成协议后,她在“法务群”里说,她要求撤诉,但“法务”说,这样做影响了我们的利益。
张潇雨和解后想撤诉,咨询公司要求返点费
她后来才知道,不管她如何拿到赔偿,都要给咨询公司5%的返点费。于是她又转过去1150元“返点费”。他们收了钱,就把张潇雨踢出了微信群,接着拉黑了她。
咨询公司收到返点费后将张潇雨移出群聊
第二天醒来,张潇雨越想越气,拨打12345热线后,工作人员把此事下发到当地的街道办处理。街道办告诉她,已经签了合同,要维权的话,就去法院起诉。当地司法局的人也回电说,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针对法律咨询公司的管理办法,他们无权管理这些公司。她也向税务局举报过咨询公司没开发票,第二天这家咨询公司仅补开了发票,退款仍然不了了之。
案例二:30岁的李青从事电商行业,7月为追回欠款,李青报过警。但警察说这属于民事纠纷,没法立案,建议她到法院起诉。
在抖音上刷到四川的“宏大无忧法律咨询有限公司”,以为对方是“律师”,便联系了对方。对方发给她既往成功案例,跟她视频通了话。她看到视频中的男人向她出示了营业执照,展示了办公环境,觉得“还蛮正规的。”
李青花了600元委托法律咨询公司追回欠款,提供了欠款人的电话。随后,“律师”称进行过两次电话催款未果。他们让李青给对方微信发了一次催款函后,对方拉黑了她。
无法联系上欠款人,“律师”建议李青走法律起诉程序,同时又让她交了1752元,对方发来了一份电子合同。李青担忧只有欠款人的手机号、姓名和微信号,以及她跟欠款人之间的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。“律师”说,这些证据已经很充分,可以调查出来欠款人是谁。
她追问,如果起诉不成功怎么办?得到的答复是,费用全部原路退回。基于信任,她又转去调查费1752元。但四天后,“律师”告诉她,她提供的手机号码跟欠款人的姓名不匹配,他们无法查出对方是谁。
那一刻,李青有种被欺骗的感觉。那天是8月4号,她要求全额退款。她打咨询公司的售后电话,工作人员说需要扣除相应的费用,只能退900元。
后续:投诉无果后,张潇雨去了当地一家律师事务所。律师看了合同,就说她被骗了,“你签的是法律服务合同”。律师告诉她,如果法院能立案,根据以往判例,可能会判决把支付给咨询公司的费用退还给她。
这名律师的代理委托费约5000元,而前前后后已经转给咨询公司8000多元。
后来,张潇雨在网上找到和自己类似的群体,结果发现一两百号人的群里面,每一个人都“被法律咨询公司骗过”。而这群人所认为的欺诈,因为此前没有注意保存完整的证据,从法律层面又很难被认定。最终,张潇雨还是决定要起诉这家法律咨询公司,在她保留的部分微信聊天记录里,有法律咨询公司人员自称律师、存在欺诈行为的证据。
7月,张潇雨去了一趟法院,递交了起诉状等材料。她在起诉状里主张对方诈骗:对方自称可以帮她打医疗官司。不过目前,她还没有收到法院的立案通知。(为保护受访者隐私,以上人物均为化名。)
张潇雨和法律咨询公司签订的合同
(以上内容来源:澎湃新闻的《掉入法律咨询服务圈套的人》一文)
注意!“网红律师”竟然诈骗?已有多人上当
来源:烟语法明